穆勒迎告别战,拜仁止步八强,25号背影留队史

再见穆勒,再见拜仁25号

美国亚特兰大,梅赛德斯-奔驰球场,下午一点,球场上一半阴影蒙在草皮上,热浪和人声混杂。一场压轴戏,拜仁和巴黎圣日耳曼四分之一决赛,拜仁两球落后,补时阶段场上攻防早已拉到极限,气氛燥热。穆勒,已经35岁,替补席上耐不住,80分钟才上场。头发还在汗水里贴着额头,鞋钉踩在草皮上,像从前在西门路训练基地,每一脚都在数秒计时。

补时最后那次混战,巴黎后防齐刷刷顶住了拜仁猛攻,门前一阵混乱,球高高弹起。穆勒判断落点,一低头,手臂架开身后的防守。对着巴黎球员拉杆式的长腿,他毫不犹豫,一把俯冲,脑袋抢在防守球员伸脚之前点到皮球,几乎把观众席都带进呼吸停止的节奏。裁判示意比赛继续,没有点球。穆勒仰头吸一口气,捏紧拳头,继续冲。那就是穆勒,拼到最后一分钟,不计后果,也不管外界怎么看比赛已经结束。他的方式总是这样,冲到最后一秒,身上那件25号球衣捂着汗水,场边拜仁球迷呼喊声像雷声翻滚,喊的是一个人的名字,还是一种精神。

此时球场气氛已经在咬牙切齿中滑到谷底。拜仁早早丢球落后,穆勒一直在带领替补队员热身,间歇向场上望一眼,带着小幅度的拍手和口令。80分钟换人,他踢掉毛巾,一步一步走上草皮,走向熟悉的四后卫身边。那种场边替补球员渴望上场的表情,他藏得不深,上场后的第一声吼,把拜仁全队的气氛都带起来了。脚下不惜力,每次倒地都快成习惯了,一分一秒在消耗。到第88分钟他完成场上几次抢断,带球往前塞到莱默尔脚下,队伍推上去,全场呼喊推到高潮。主裁判哨声,终场,比分没变。拜仁止步世俱杯八强。

终场后穆勒第一件事就是安慰身边失落的队友,拍拍肩,点点头。拥抱诺伊尔,还在场边不断和对方球员击掌。镜头给到穆勒表情,平静但疲惫。只有准备走回球员通道那一刻,他才突然转过身,慢慢走向球迷看台,双手举过头顶鼓掌,好像是告别仪式。拜仁球迷大声叫“穆勒”,短暂安静,然后全场吼叫出来。阳光扎在人群和他后面的一块旗帜上,像是把25号这个号码印进记忆。球迷有人举着印满他照片的旗,有孩子跟着大人喊,全场那种不舍味道压不住。

赛后媒体混合区,麦克风插成一排。穆勒语气平稳,“下半场比赛打开了,对方门将多纳鲁马扑得很好。我们有些机会,但没抓住,每一个球都很可惜。裁判红牌以后,场上变得有点疯,我们追回的球因为越位,被吹了。挺遗憾。如果能拖进加时,我们11打9。其实胜算很大。”简单复盘,以前那个穆勒还是那个逻辑,字字清楚。

穆勒的故事,在拜仁,是一根刻在时间轴上的红白丝线。从魏尔海姆镇跑来慕尼黑,十岁开始加入拜仁,青训少年,微笑,大长腿,体测时成绩一眼不出彩。几年下来,黝黑皮肤,宽脑门,老是喜欢提前到场。队里的老教练还在聊天,曾经穆勒训练结束还喜欢问能不能加练点射门。点球总是笨笨的,但比赛嗅觉太准。2008年升上一线队,梦开始变成现实。球衣号码从短暂的13到正式的25,23岁的穆勒已经是拜仁前场三叉戟不可或缺的那根筋。一个赛季出场四十多次,进球助攻都能两位数,背后那句“空间解释者”已经成了德甲球员的教科书。

展开全文

数据不凑巧,正好一条直线上推:756场出场,250球,276次助攻,13座德甲,2座美因茨欧冠冠军,还有欧超杯、世俱杯这样的奖杯混在更衣室奖杯柜最显眼的位置。那个13冠纪录遥不可及。队友换了十三茬,前场一会儿里贝里一会儿罗本,一会儿莱万多夫斯基一会儿格纳布里。只有穆勒,还是那个中场插上的穆勒,什么位置都能补,什么角色都能扮,板凳席、冲锋线都能用。队伍群里有人说,“穆勒简直看透比赛,每个落点都盯得比摄像机还准。”

2013年欧冠,温布利,那场2:1揪心。罗本跑过去进球,被全场围着狂庆祝,穆勒搂着脖子拉着队友冲到球迷席前。那场是穆勒拜仁生涯黄金时间。后来的红白色家族聚会,冠军照片摆一长条,穆勒每年都是主角。小组赛打多特,拜仁推倒前场,穆勒在禁区靠身体顶一个,反倒更像衬托别人。外界说拜仁25号只喜欢做团队最辛苦的工作,但关键时刻杀机必现。

还有今年小组赛那场,穆勒首发,两次进球,刚好第250球。这个数字全场都叫起来,俱乐部官号连发几条推送,写他是欧洲足坛第二个在同一支俱乐部250球250助攻的大关,仅次于梅西。老照片和新数据混在社交平台的弹幕里,德甲官方账号下面,点赞数和话题数直线上升。

数据之外,穆勒和拜仁的那份铁血,就算现在转会成了职业联赛的常态,还是格外显眼。外界总调侃,“一人一队一生”,穆勒算得上。德甲队友几乎全换了一遍,主帅从范加尔到瓜迪奥拉到弗里克,前场搭档变成了后场宿将,只有穆勒始终没离开。身为更衣室的队魂,平日训练结束第一个带头把球收拾回更衣室。拜仁青训小球员来一线队,第一句话就是“别学穆勒踢球,但学他做人”。

比赛终场,这场拜仁遗憾出局。穆勒成为历史数据和忠诚的代名词。但新旧交替,穆勒迟早要和25号说再见。媒体还想追问未来,穆勒只说,“输了这么重要的比赛,现在不想考虑这些。”说完走出混采区,没什么花哨。

拜仁新球衣亮红白格纹,25号球衣下一次严格意义上不会再出现熟悉身影。终场哨声地点,与穆勒25年拜仁生涯分界点重合。25年,长得可以记住每个人细节,红白配色的照片一个时代。拜仁25号留下进球、奖杯,更留下了一段静静流动的时间。球员都换了,拜仁不会变,穆勒的名字和25号一起,写进了属于拜仁的故事。

每个人心里那念念不忘的画面可能不一样,有人想起穆勒冲顶争球,有人还记得他大声指挥防线推上去,也有人记得他临门一脚时的专注。但这些画面,全都定格在拜仁25号背影上,站在亚特兰大球场那个午后。

有些再见不是告别,是记住名字。拜仁球迷、足球场边所有热爱比赛的人,都会记住25号那个奔跑的背影。穆勒还会继续自己的生活,但在拜仁,他的故事已经足够完整。

穆勒的离开,是拜仁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忠诚和热爱最真实的样子。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