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绝对想不到,一位世界级的奥运冠军,至今仍清晰记得自己第一次在排球场上完成进攻时的那份笨拙与激动。 她就是朱婷,如今以新的身份回到了家乡河南。
2025年9月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发布会现场,中国女排名将、奥运冠军朱婷从家乡人手中接过了那份沉甸甸的荣誉证书,正式成为2025年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的公益形象大使。
这场联赛可不是一般的比赛。 它将于9月13日正式开打,一直持续到12月底,足足三个多月的赛程等着点燃全省的排球热情。
最特别的是,这次比赛的大门开得特别宽。 只要你年龄在16到45岁之间,无论你是中学生、大学生、退役运动员,还是纯粹热爱排球的社会人士,都有机会上场。 这就是要实打实地打造一个“全员排球”的模式,教育部门都已经动起来了,正积极动员省内各高校和中学组队参与。
赛事自9月13日启动后,将上演三轮激烈的角逐。 首轮区域赛采用赛会制,火药味十足地分成南北两个赛区。 豫南赛区(A组)的战场设在南阳,平顶山、许昌、漯河、周口、商丘、三门峡、洛阳、南阳、驻马店、信阳,整整10支队伍要在这里一较高下。 豫北赛区(B组)则由郑州承办,汇集了郑州、开封、安阳、新乡、焦作、濮阳、鹤壁、济源、郑州航空港区的9路兵马。 光是这第一阶段,就要上演81场精彩对决。
等到10月到12月,战火升级,进入第二阶段的排位赛。 从区域赛杀出重围的A、B组前4名,共8支精锐队伍,将展开主客场双循环的激烈厮杀。 每周两轮,整整56场比赛,考验的不仅是技术体力,更是意志品质。
12月底,赛事迎来最高潮,第三阶段的总决赛。 采用赛会制的终极对决,四强队伍通过交叉赛决出最终的胜者,冠亚军之争必将吸引所有排球爱好者的目光。
这场比赛不仅关乎竞技,更承载着深厚的意义。 赛事以“一球一赛场,一城一故乡”为主题,希望通过排球这座桥梁,紧密连接赛场与城市,激发河南老乡们的参与热情和心底的归属感。 它的会徽都精心融入了河南的地域特色,默默诉说着女排精神和黄河文化的内涵。
展开全文
为了办好这场盛会,河南省体育局联合了省教育厅、省文旅厅等9个省直部门及单位,再加上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郑州航空港区的力量,共同投入。 省委、省政府看得非常远,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商业的深度融合,目的就是要打造出能在全国叫得响的自主品牌赛事。
这场比赛带来的,远不止赛场上的呐喊。 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黄寒秋介绍,他们将采取“赛事搭台 文旅唱戏”的一系列举措。 他们已经策划推出“跟着赛事去旅游”的精品线路,让你在看比赛的同时,也能顺道好好体验河南的山水人文。
更实惠的是,赛事举办地还会面向手持比赛门票的观众,推出国有景区门票免费或打折、星级酒店赛事专享优惠等贴心政策。 他们还会邀请排球名人、运动员走进景区和文化场馆,吸引球迷粉丝跟着偶像的脚步来打卡。
运营单位豫健(河南)体育产业集团董事长梁爽透露,赛事期间还会融入“历史名人与排球”、“景区打排球”等有趣的话题,并开展“排球 公益”嘉年华、“排球 青训”未来之星选拔等配套活动。
一场成功的赛事离不开坚实的群众基础,而校园正是排球运动重要的育苗圃。 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总督学杨光表示,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设置的16-45周岁参赛范围,为全省的学生运动员提供了一个与各界排球爱好者同场竞技、切磋学习的宝贵平台。
河南在这方面早已下了功夫。 他们常态化举办河南省学生排球比赛等品牌赛事,至今已经成功办了21届。
目前,全省已成功创建了50所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
河南省体育局副局长李激阐述了举办这次联赛的深层考量。 这是河南省积极响应国家振兴“三大球”战略、弘扬“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新时代女排精神的生动实践。 同时也是践行“文旅体融合”发展理念,推动“体育 ”融合发展的具体举措。
所有这些规划和期待,最终都需要一个灵魂人物来凝聚和点燃。 朱婷,这位从河南农村走出来的世界冠军,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她在发布会上的分享真诚而动人,她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站在排球场上时的感受:“那时我才十几岁,因为基本功较差,格外渴望能与场上的队友一同比赛。 ”
她形容这场鼓励全民参与的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其实就是办给排球爱好者的一场大的party”,是邀请所有排球朋友一起来到赛场,放开地玩。 她动情地说:“我还希望这次的女子城市联赛能让众多的排球爱好者、朋友们相聚在一起,以球会友,相互切磋,一同享受这场属于河南人的排球盛宴。 ”
朱婷强调,每一位参与者“每一次全力以赴、顽强拼搏,都是属于自己的女排精神。
作为公益形象大使,朱婷表示她会积极参与到家乡赛事的推广中,会经常出现在赛场上、走进校园里。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